西藏的农业以 河谷农业与畜牧业为主 ,具体特点如下:
一、农业类型
-
河谷农业
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地带,利用河谷地区热量较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的条件,种植青稞、小麦、豌豆、蚕豆、油菜等作物。这些地区被称为“西藏粮仓”,是西藏农业的核心区域。
-
畜牧业
西藏高原草场资源丰富,以牛、羊、牦牛、马等耐寒畜种为主,主要产品包括牛羊皮毛、毛绒制品及乳制品,部分区域发展现代畜牧业。
二、农作物种植特点
-
品种与分布
主要种植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籽等高原特色作物,部分河谷地区还种植水稻、玉米等喜温作物。- 生产方式
传统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分散手工及畜力生产,近年来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种植区域
除高寒地带外,河谷地带均有种植,生长期短,一年一熟。
三、畜牧业特点
-
畜种与产品
以牦牛、藏绵羊为主,同时饲养马匹。畜产品如羊毛、奶制品等是重要出口物资。- 放牧区域
主要分布在高原草甸地区,如藏北高原(那曲、阿里)以游牧或半游牧为主。
四、农业发展现状
-
现代化进程
拉萨等地发展蔬菜大棚等现代设施农业,实现反季节种植水果(如草莓、西瓜)。- 资源优势
西藏是世界第三极,拥有丰富的农牧业资源,兼具传统与现代农业特色。
综上,西藏农业依托地理优势,形成以河谷农业为基础、畜牧业为补充的立体农业格局,同时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提升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