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精神病患者在患病期间是不能当精神科医生的。
从精神科医生的职业要求来看,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确保能够承担工作压力、准确判断病情和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精神病患者自身处于患病状态时,其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可能存在异常,难以满足这些职业要求,例如无法客观地分析患者病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影响工作,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等相关规定也要求申请人具备健康的身体条件。在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以及后续的执业注册过程中,都需要提供相应的健康证明。如果患有精神疾病且处于发病期,不符合健康要求,是无法通过这些审核的。
如果精神病患者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临床治愈,并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病情稳定,同时符合相关学历、培训和考试等要求,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成为精神科医生的。不过,在实际招聘中,医院等用人单位可能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病史、康复情况、工作能力等,做出相应的招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