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在无人机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其核心成果涵盖以下方向:
一、产品创新与特色
-
便携式手抛无人机
- 重量仅500克,直径约45毫米,可单手操作,支持快速部署与多机协同操控,适用于应急救援、复杂环境探测等场景。
- 通过第一人称视角(FPV)操控,具备类似穿越机的灵活飞行体验。
-
蜂群无人机
- 无需GPS导航,通过机载视觉与自主算法实现复杂环境中的集群飞行,解决了单机定位、避障及多机通信难题。
- 在野外竹林等障碍密集区域可自主规划路径、变换队形,具备高动态避障能力。
-
空地两栖无人机
- 国内首款可飞可走的双模机器人,配备被动轮与激光雷达,支持室内外无GPS环境下的自主导航与避障。
- 机身抗摔性强,从二层楼高度坠落无损伤,适用于矿洞、森林等危险场景探测。
二、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导航与避障:通过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实时建模与路径规划。
- 轻量化设计:微型化硬件与高效能源管理,兼顾便携性与续航能力。
- 集群协同控制:基于分布式算法,支持多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如碳汇测量、环境建模)。
三、应用场景与案例
- 林业测绘:在竹林、桉树林中快速测量树木数量与直径,推算碳汇储量,效率较人工提升数十倍。
- 矿洞探测:协同其他机器人完成未知封闭空间的环境建模与数据采集。
- 科研与教育:通过科普活动展示无人机技术,激发青少年对机器人领域的兴趣。
四、产业化与学术影响
- 市场进展:空地两栖无人机已实现产业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 学术成果:相关研究发表于《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封面,获国际学术界认可。
该研究院通过“机器人+”“智能+”技术融合,持续推动无人机在低空经济、低碳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