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过度诊疗主要包括以下行为:
-
超出诊疗规范的检查/治疗
- 开展与当前病情无关、不符合诊疗指南或临床路径的检查或治疗,如无指征的基因检测、性激素测定等。
- 套餐式检查、打包式检验,例如住院期间多次重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8-12周内稳定)。
-
重复检测或治疗
- 短期内反复进行同一项目检测(如多次梅毒、丙肝检测)或同类型治疗,缺乏临床必要性。
- 同一天内通过不同检验套餐重复测定相同指标(如血钾、钠、氯)。
-
过量用药或滥用治疗手段
- 采用明显过量或不恰当药物,如普通感冒滥用抗生素。
- 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泛滥使用,或同时开展临床意义相同的检测(如C-反应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同时检测)。
-
分解收费或变相增加费用
- 将单一检查分解为多次收费(如全腹部CT按上、中、下腹分三次收费)。
- 违规加价耗材或降低入院指征、延长住院时间以增加费用。
-
无明确指征的手术或治疗
- 对可通过保守治疗解决的病症实施手术,或对无相关疾病风险患者开展针对性检测(如对60岁以上患者普遍进行性激素测定)。
这些行为不仅浪费医保基金,还可能增加患者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