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内和目录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报销范围 :
-
医保目录内费用 :医保可以报销的费用,包括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等,属于“社保内费用”。
-
医保目录外费用 :医保不报销的费用,如一些新上市的抗癌药、进口药、昂贵的创新药、专利药、滋补保健类药品、整容费用、陪护费、护工费等。
- 药品目录 :
-
甲类药品 :治疗必需的、便宜又好用的药品,可以100%报销。
-
乙类药品 :可以选择使用、好用但价格稍微较贵的药品,一般报销70%—80%。
- 诊疗目录 :
- 包括治疗必需、效果确定但花费昂贵的项目,如血液透析、骨髓移植等。
-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
- 包括治疗过程中必需的服务设施费用,如床位费,但不包括陪护费、护工费等。
- 个人承担部分 :
-
起付线以下费用 :未达到报销门槛的部分。
-
乙类药品/项目先行自付比例 :如乙类药需自付10%-30%。
-
报销比例外的自付部分 :如医保报销80%,剩余20%需自付。
-
封顶线以上费用 :超过年度报销限额的部分。
- 支付方式 :
- 优先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不足部分用现金补足。
总结来说,医保目录内的费用可以享受医保报销,而医保目录外的费用则需要患者自己承担。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规划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保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