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几乎100%的疾病,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2024年,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根据暴露前和暴露后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
暴露前预防接种
暴露前预防接种主要针对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如兽医、探险者等,或为了预防未来可能的暴露。通常需要接种3针,分别在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各接种1针。
暴露前预防接种能够在体内预先产生抗体,为长期暴露风险提供有效保护,尤其适用于高风险职业人群。
暴露后预防接种
暴露后预防接种适用于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的预防接种。常见的接种程序有5针法和4针法(2-1-1程序)。
- 5针法: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接种1剂,共5剂。
- 4针法(2-1-1程序):在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4剂。
5针法和4针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狂犬病抗体,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4针法相对更加便捷,减少了接种次数,适合需要尽快完成接种程序的人群。
不同暴露情况下的接种建议
I级暴露
I级暴露包括接触或喂养动物,或完好的皮肤被舔舐。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进行医学处置,只需清洗接触部位。I级暴露风险较低,但仍需清洗接触部位以减少感染风险。
II级暴露
II级暴露包括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II级暴露风险较高,及时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狂犬病。
III级暴露
III级暴露包括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等。这种情况下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风险最高,必须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以有效预防狂犬病。
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伤口处理
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正确的伤口处理可以降低病毒入侵风险,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步骤。
观察反应
接种疫苗后应留意身体反应,如出现发热、红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2024年,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主要根据暴露前和暴露后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暴露前预防接种通常需要3针,暴露后预防接种可以选择5针法或4针法。不同暴露级别的处理也有所不同,I级暴露无需特殊处理,II级和III级暴露需要接种疫苗和/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接种后应注意伤口处理和观察身体反应,以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