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提留的含义
集资提留是指通过合法手段吸收社会和个人闲散富余资金后,从这些资金的总数中提取一部分留下来,用于特定用途的费用。
在农村经济体制中,集资提留通常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关,包括村级提留和乡镇统筹款。这些提留款用于支付公共费用、积累资金以及支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村级提留
村级提留是从农村行政村下辖的各个生产队集体收入中提取的款项,主要包括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这些提留款用于村级组织的日常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公共事业。
乡镇统筹款
乡镇统筹款是乡镇政府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用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统筹款包括教育附加、计划生育、民兵训练、优抚和交通等民办公助事业的费用。
历史背景
集资提留制度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就已经存在,当时是从当年的纯收入中通过收益分配,按规定的比例提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提留由承包者按承包合同规定的指数向集体交付。
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由于各种原因,村提留和乡统筹对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农民负担过重,甚至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从2003年开始,国家逐步取消了三提五统(包括村级提留和乡镇统筹款),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相关法规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农民负担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用有明确的限额,不得超过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超过限额的部分,农民有权拒交。
总结
集资提留是指通过合法手段吸收社会和个人闲散富余资金后,从这些资金的总数中提取一部分留下来,用于特定用途的费用。在农村经济体制中,集资提留通常与村级提留和乡镇统筹款相关,用于支付公共费用、积累资金以及支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由于历史原因,这一制度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被逐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