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当时设立的南海郡管辖范围极为广阔,北至观坪石,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涵盖了现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海郡的范围逐渐缩小,直到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从番禺县地中分出了全新的南海县,并隶属于广州总管府。
在历史的进程中,南海县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例如,在明朝由于顺德一带发生的黄萧养事件,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使得南海县进一步划分出顺德、三水等县份。而在清朝时期,南海县面积大约为1380平方公里,而到了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更多次的区划调整,南海县的面积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20世纪末期,即1992年9月23日,南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南海从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转变为县级市。随后,在2002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设立了佛山市南海区,取代了原来的南海市。此时,南海区总面积约为1071.82平方公里。
因此,如果我们谈论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南海县”,那么在它转变为县级市之前,其面积大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接近于后来成为南海区时的规模,即约1071.82平方公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反映的是南海作为佛山市的一个区时的情况,而不是历史上所有时期的南海县的实际大小,因为历史上南海县的面积曾远大于此。实际上,南海县的具体面积会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行政区划调整而有所不同。例如,在明清时期,南海县与番禺县共同管理着今天的广州市区域,直到近代才有了更为明确的边界划分。
“南海县”的大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时间及行政区划的变化而有所增减。在近现代,特别是转变为南海区之前,南海县的面积大致稳定在1000多平方公里左右。但若要精确描述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南海县面积,则需要具体参考当时的行政区划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