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之所以是虚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历史背景与划定过程
- 1.历史依据: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的汉朝时期,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在南海进行航行和生产活动
- 2.民国时期的划定: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发布了《南海诸岛位置图》,在地图上标注了十一段断续线(即九段线的前身),以明确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范围
虚线的原因
1.国际通行与航海便利:虚线画法是为了在不影响国际航行的情况下,明确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当时的国民政府考虑到南海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往来的船只和飞机非常频繁。为了让这些船只和飞机能够顺利通航,所以采用了断续线的方式。这种画法既表明了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也允许国际船只和航空器的通行。
2.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断续线的画法也反映了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和实际控制。历史上,中国渔民长期在南海活动,中国政府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南海进行管理和控制。断续线是对这种历史权利的继承和延续
3.国际承认:在1947年民国政府最初公布十一段断续线时,国际社会并未对此提出异议,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也未提出外交抗议。许多国家包括南海周边国家以及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出版的地图上也画上了十一段断续线,并注明归属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整
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与越南的外交情谊,中国将原先的十一段线调整为九段线,并沿用至今
总结
南海九段线之所以是虚线,主要是为了在不影响国际航行的情况下,明确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这种画法既反映了中国对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和实际控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通过虚线的画法,中国在维护自身主权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航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