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测艾滋病结果判读方法
一、结果观察标准
-
阴性结果
仅质控区(C区)出现红色条带,检测区(T区)无显色。
示例: 若加样后15-20分钟,试纸仅在C线显示红杠,则判定为未感染HIV病毒。 -
阳性结果
检测区(T区)和质控区(C区)均出现红色条带,形成“双红线”。
注意: 即使T线颜色较浅,只要肉眼可见即需视为阳性,需进一步确认检测。 -
无效结果
若质控区(C区)未显色,无论T区是否显色,均表明操作失误或试剂失效,需重新检测。
二、操作注意事项
- 观察时间限制:结果需在加样后15-30分钟内判读,超过2小时的结果不可靠。
- 样本类型:支持全血、血清、血浆等多种样本,操作时需按说明书规范滴加样本量。
- 环境要求:避免试纸受潮或污染,建议在常温环境下操作。
三、检测原理与特点
- 原理:利用HIV抗原与胶体金标记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免疫层析反应显色。样本中的HIV抗体与金标抗原结合后,在T区形成抗原-抗体-金标复合物并显色。
- 优势:操作简便(10-20分钟出结果)、无需专业设备,适合家庭自测或基层筛查。
- 局限性:
- 仅定性检测(显示阴/阳),无法定量分析病毒载量;
- 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风险(准确率约95%-99%),需结合ELISA或核酸检测确认。
四、检测后处理建议
- 阴性结果:若检测时间超过高危行为后6周(窗口期),可基本排除感染;若在窗口期内,需6周后复测。
- 阳性结果:需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或核酸检测等确认试验,避免误诊。
五、与其他检测方法的对比
方法 | 胶体金法 | ELISA法 |
---|---|---|
操作难度 | 简单(可家庭自测) | 需专业人员及设备 |
检测速度 | 15-30分钟 | 数小时至数天 |
结果类型 | 定性(阴/阳) | 定量/半定量 |
适用场景 | 快速筛查、现场检测 | 实验室初筛及确认试验 |
成本 | 较低 | 较高 |
数据综合自 |
总结:胶体金法通过观察T/C区显色判断结果,是快速筛查HIV感染的有效工具,但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结合确认试验以提升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