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120救护车的费用因地区和服务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120救护车收费标准的详细解析。
120救护车收费标准
基础费用
- 起步费:不同地区的起步费有所不同,一般在10元至数十元之间,涵盖前3公里或一定里程内的运输服务。例如,有些地区规定起步费为10元(限3公里内)。
- 院前急救费:专业的院前急救服务费用通常在150元左右,包括医护人员的专业评估和必要的医疗处理。
里程费
超出起步里程后的部分,通常按每公里收费,费用在2元至10元不等。例如,有些地区规定3公里以外部分每公里加收2元。长途转运的费用则根据行驶距离计算,如广州市长途转运收费标准一般在5-10元/公里之间。
特殊流程费用
- 特殊抢救费:如需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将产生额外的抢救费用。心肺复苏抢救费通常在100元左右/人次,大出血抢救费(含抢救材料、仪器,特殊止血材料除外)在50元左右/人次。
- 药品和器械费:在急救过程中使用的药品和器械,其费用将按照市场价格另行计算。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的救护车收费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一些地区的市内短途收费标准可能为300元起,而长途跨省费用则可能按每公里6元至10元计算。经济发达地区的收费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相对较低。
120救护车费用影响因素
服务内容
- 使用的医疗设备:如担架、氧气设备等的使用可能会计费。例如,使用呼吸机、除颤器等特殊设备会产生额外费用。
-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越重,可能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和设备,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行驶时间
夜间进行转运可能需要支付额外的夜间服务费。
120救护车费用支付方式
医保报销
对于参加医保的患者,急救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来支付。具体支付比例和报销方式可以根据当地医保政策来确定。例如,天津市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服务费等可以通过医保报销,报销比例参照二级医疗机构执行。
自费支付
对于没有参加医保或医保覆盖范围之外的患者,急救费用需要自费支付。患者可以选择现金支付或使用信用卡等方式进行支付。
商业保险支付
一些商业保险公司也可以覆盖急救费用。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保险情况选择使用商业保险来支付急救费用。
120救护车的收费标准因地区、服务内容、行驶距离和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基础费用、里程费、特殊流程费用以及地区差异都会影响最终费用。了解当地的收费标准对于准备和应对紧急情况至关重要。在紧急情况下,应优先拨打120以确保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援助。
120是电话急救服务的收费标准
拨打120急救电话本身是免费的,但使用120急救车辆服务则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因地区而异。
救护车费用
- 起步价:一般为10元,覆盖3公里内的距离。
- 超出部分:每公里收费2元至2.5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地区和政策。
院前急救费
- 医生出诊费:副高级职称及以上15元,中级职称及以下10元。
- 急救措施费:如心肺复苏抢救费100元/人次,大出血抢救费50元/人次。
其他费用
- 药品费:按实际使用药品价格计费。
- 特殊服务:如长途转运、特殊设备使用等,费用另行计算。
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
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是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关键。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步骤
-
保持冷静:
- 拨打120时,务必保持镇定,清晰地说明情况。
- 不要惊慌失措,避免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达。
-
说明呼叫目的:
- 接通后,立即告知调度员“有病人,需要急救车”。
-
提供详细信息:
- 地点:清晰描述患者的具体位置,包括街道名称、门牌号、楼层等。如果在家中,需讲清路、弄、号、室,避免使用模糊的描述如“商店对面”。
- 病情:简要说明患者的症状和发病时间,例如“5分钟前突然晕倒”或“车祸受伤”。
- 人数:告知患者的人数,特别是多人受伤的情况。
-
留下联系方式:
- 提供您的联系电话,并确保电话畅通,以便调度员随时与您联系。
-
等待和接应:
- 挂断电话后,安排人员在约定地点等候救护车,最好选择路口、公交车站或大型建筑物等显眼位置。
- 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并引导救护车到达现场。
其他注意事项
- 不要自行搬动患者:除非有专业知识,否则不要随意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
- 准备相关物品:家属应提前准备好患者的病历卡、医保卡、现金等必要物品,以便快速办理入院手续。
- 遵循调度员指示:在通话过程中,认真听取调度员的指导,配合提供所需信息。
120急救车通常配备哪些设备和人员
120急救车通常配备以下设备和人员:
设备
-
基本生命支持设备
- 呼吸机
- 除颤仪
- 心电监护仪
- 血氧饱和度仪
- 微量泵
- 气管插管箱
- 急救药品柜(含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 吸痰器
- 简易呼吸气囊
- 担架床(可推、可抬)
- 供氧系统(氧气瓶和吸氧设备)
- 吸痰器
- 测量血压和心跳的仪器
-
高级生命支持设备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 输液泵
- 高级呼吸机
- 心脏起搏除颤器
- 便携式超声设备
-
专科设备
- 夹板和支架(用于固定骨折肢体)
- 体温计
- 血压计
- 听诊器
- 静脉输液设备
- 激光手术刀和电弧焊接器(用于特殊医疗情况)
- 新生儿保温箱(温控精度±0.5℃)
- 负压吸引器
-
其他设备
- 急救包(包含各种急救用品)
- 急救毯
- 急救灯(包括警笛和灯光)
- 无线电通信设备
- 病人监护仪
- 药品柜
- 骨折固定垫(真空固定垫)
- 外伤包(包含夹板、颈托、止血带等)
- 照明灯
- 血液运送专用设备(如血液冰箱)
- 卫生防疫专业急救设备(如防护装备、消毒材料)
人员
-
急救医师
- 负责现场诊断和救治,需具备医学专业背景,并经过院前急救医疗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合格。
-
急救护士
- 协助医生进行急救操作,需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和护理知识。
-
急救辅助人员(驾驶员和担架员)
- 负责驾驶车辆,协助搬运患者等任务,需经过急救员技能培训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