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总体而言,这种治疗方法相对安全,并且对于合适的患者来说,它提供了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更少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时间和更好的美容效果。
关于甲状腺微波消融术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局部并发症:包括颈部出血或水肿,这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大约为3%。还有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的感染风险,尽管这一风险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是相对较低的。
-
神经损伤:由于甲状腺靠近重要的神经结构,如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因此在进行微波消融时可能会造成这些神经的热损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等症状,其发生概率约为1%,与外科切除的风险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单侧神经受损导致声音嘶哑,对侧可以代偿。
-
甲状腺功能减退:微波消融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影响所致。不过,这种副作用并非每个接受治疗的人都会出现,具体影响因人而异。
-
周围组织损伤:除了直接作用于目标结节外,微波能量也可能对邻近的血管或其他器官产生热效应,导致相应的损伤。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医生通常会在结节周围注射生理盐水以形成保护屏障,从而隔离并保护周围的组织。
-
复发的可能性:虽然微波消融术能够有效地缩小甚至消除结节,但并不能完全排除结节复发的可能性。对于某些类型的结节,尤其是较大的或多发性的结节,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尽管存在上述风险,许多研究表明,当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执行并在适当的适应症下使用时,甲状腺微波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例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指出,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同样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刘秀丽也强调,对于良性结节且位置适宜的病例,根据患者需求可以选择射频消融作为治疗手段之一。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是一项技术成熟、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但它并非没有风险。在接受此类治疗之前,患者应当充分了解所有相关信息,并与医生讨论个人情况,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医疗决策。同时,在术后也需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并遵循医嘱进行必要的复查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