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既有平原也有高原。以下是对黑龙江省的平原和高原的相关介绍:
-
平原
-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以松花江分水岭为界,北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与东部山地接壤,西和大兴安岭相邻。它是我国东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在黑龙江境内面积约10.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61%。松嫩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海拔多在150-300米之间,中部分布着众多的湿地和大小湖泊,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省东部,西临小兴安岭,北靠黑龙江,东至乌苏里江,南为完达山。该平原是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的一个拗陷带,由前古生代变质岩、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以及火山岩组成。地势低平,平均海拔在50-60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总面积约4.5万多平方公里。河漫滩和阶地是其主要地貌类型,零星分布着残山和丘陵,高度多在500米以下。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之一,经过多年开垦,已成为全国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 穆棱河--兴凯湖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三江平原的组成部分,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50-75米之间,地面十分平坦,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和著名的湿地旅游景点。
-
高原
- 黑龙江省西北部有大兴安岭山地,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原,但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其山地呈北东走向,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约370公里,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地形以中山、低山为主,多由中生代和古生代的花岗岩、火山岩构成,只在局部地区覆盖着薄层的第四纪堆积物。
黑龙江省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省份,既有广阔的平原,也有起伏较大的山地和高原。这些地形地貌共同构成了黑龙江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