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术后应分阶段调整卧床与走动的比例,具体需结合手术类型及个体恢复情况:
一、术后初期(24-48小时内)
- 以卧床为主
尤其针对乳腺癌切除术、全乳房切除等大手术患者,此时伤口处于炎症反应期,多躺可减少伤口牵拉、出血风险,平躺姿势也有利于引流管功能发挥。 - 适度简单活动
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深呼吸等轻微活动,术后24小时后可尝试床边短时间慢步行走(每次5-10分钟),预防静脉血栓并促进胃肠蠕动。
二、恢复期(术后48小时至拆线前)
- 逐步增加走动频率
微创手术或恢复良好的患者可延长走动时间,每日分次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慢走),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不引起疼痛或疲劳为限。 - 避免特定动作
禁止提重物、扩胸运动及上肢大幅度活动,防止伤口张力增加导致裂开。
三、长期恢复阶段(拆线后)
- 强化适度运动
可逐渐增加散步时长及低强度上肢康复训练,促进淋巴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但需避免跑步、跳跃等高冲击运动。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饮食支持:多摄入鱼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加速伤口愈合。
- 体位管理:避免久坐或乳房下垂姿势,防止局部血运受阻。
-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复查。
需根据术后复查结果及医生建议动态调整活动方案,若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