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以下是关于乌海市的详细信息,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和经济状况等。
乌海市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连宁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区。
- 乌海市地势相对平坦,气候属北温带干燥型大陆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
交通网络
- 乌海市交通便利,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民航机场已开通乌海至呼和浩特、北京、西安等城市的航线。
- 乌海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1.185公里,铁路路网格局基本形成,航空航线通达多个大城市。
乌海市的历史沿革
古代历史
- 乌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这里是朔方郡的沃野县,是蒙古族、党项族、鞑靼族的活动地区。
- 元朝时期,乌海地区为宁夏行省中兴路管辖,明朝时属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
现代历史
- 1958年,随着包兰铁路的开通,乌海地区的煤炭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
- 1976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
乌海市的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 乌海市下辖海勃湾区、乌达区和海南区三个县级行政区。
- 海勃湾区是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529平方公里,人口约34万。
- 乌达区总面积219.716平方千米,人口约12万。
- 海南区总面积1005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
人口分布
- 截至2023年末,乌海市常住人口为55.62万人,城镇化率96.38%。
- 海勃湾区户籍人口最多,为25.26万人。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黄河上游。乌海市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行政区划包括海勃湾区、乌达区和海南区。乌海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基础,逐渐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乌海市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哪些?
乌海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主要景点:
-
金沙湾生态旅游区(4A级):位于海勃湾区,因沙色金黄而得名,提供滑索、滑板、骆驼骑行等多种体验项目。
-
乌海湖度假区(4A级):位于海勃湾区,总面积118平方公里,涵盖乌海湖、乌兰布沙漠、胡杨林岛等,提供沙漠探险和水上娱乐项目。
-
阳光田宇国际酒庄(4A级):位于海南区,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
-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4A级):位于滨河区,占地面积160余亩,拥有38个展厅和多功能培训室,展示书法艺术。
-
蒙根花休闲生态园(4A级):位于海勃湾区,提供温泉养生、动感水世界、农家乐等多种休闲项目。
-
桌子山岩画:距今六七千年历史,展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
-
甘德尔山奇峡谷(一线天):谷长250多米,两边奇峰耸立,景色壮观。
-
胡杨岛:位于黄河中,因岛上生长茂盛的胡杨树而得名,适合探幽和野餐。
-
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相连,形成独特的沙漠景观,适合沙漠探险。
-
蒙古族家具博物馆(2A级):展示蒙古族传统家具,位于海勃湾区滨河大道西侧。
乌海市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点如下:
- 冬季少雪:冬季气温较低,降雪较少。
- 春季干旱:春季气温回升快,但降水少,气候干燥。
- 夏季炎热高温: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40.2℃。
- 秋季气温剧降:秋季气温迅速下降,温差较大。
- 昼夜温差大:全年昼夜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光照资源丰富。
- 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气温为9.6℃,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36.6℃。
- 降水量: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59.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42%,平均蒸发量为3289毫米。
- 无霜期:平均无霜期为156—165天。
- 风速:年平均风速为2.9米/秒,瞬间最大风速可达33米/秒。
乌海市的主要工业是什么?
乌海市的主要工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煤焦化工业:乌海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焦化基地,拥有12家百万吨级焦化企业,具备煤焦油深加工能力90万吨。煤焦化工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包括焦炉煤气、煤焦油、甲醇、LNG等。
-
氯碱化工工业:乌海市也是国家重要的氯碱化工基地,聚氯乙烯(PVC)产能达到370万吨,占全区的80%。氯碱化工产业链包括电石—PVC—塑料制品,电石—1,4丁二醇等。
-
冶金建材工业:乌海市拥有钢铁、铝业等大型企业,产业链条完整,产品远销国内外。
-
新能源产业:乌海市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光伏全产业链和锂电池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装机规模达94万千瓦,占比19%。
-
新材料产业:乌海市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可降解材料和有机硅,全球最大的1,4-丁二醇一体化生产基地已投产,BDO产能达160万吨。
-
装备制造业:乌海市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陕汽乌海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重卡车受到用户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