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10mm×8mm(即直径约10毫米)的具体分类需结合超声影像特征综合判断,不同分级标准下的归类如下:
一、按TI-RADS分类(常用临床分类)
-
可能归为3类
- 3A类: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实性结节,恶性风险<2%,通常建议定期随访。
- 3B类:若结节伴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光整、纵横比>1等超声特征,恶性风险2%-10%,建议穿刺活检。
- 3C类:边界清楚但形态不规则的实性/囊实性结节,恶性风险2%-10%,需结合尺寸及超声表现决定是否活检。
-
特殊情况
- 若超声显示血流丰富、微钙化、边界不清等恶性特征,可能升级为4类(恶性风险5%-20%)或更高。
二、按其他分类标准
- 按大小分级:
- 属“中结节”(10-20mm),需结合形态、血流等进一步评估。
- 按病理风险:
- 良性特征(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可归为2类(明确良性)或3类(可能良性);恶性特征则可能归为4类及以上。
三、处理建议
- 定期随访:若无恶性超声特征(如微钙化、边缘模糊),通常每6-12个月复查超声。
- 穿刺活检:若存在恶性特征或随访中体积增大,建议穿刺明确性质。
注:具体分类需由医生根据超声报告综合判断,尺寸仅为评估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