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的牙种植体概念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种植体(植入体):
- 种植体是植入骨组织内替代天然牙根的部分,主要作用是提供固位、支持和传导力。
- 种植体材料通常使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钛金属,如纯钛或钛合金。
- 根据种植体顶端与其周围骨及黏膜水平的关系,可以分为骨水平种植体和软组织水平种植体。
-
基台:
- 基台是连接于植入体上方穿过牙龈的结构,通过基台下端的内连接或外连接抗旋转结构与植入体上端依靠中央螺丝固定连接。
- 基台是可摘或固定修复体的附着结构,材质、被动适合性及连接的抗旋转结构十分重要。
- 当植入体的长轴与修复体的牙冠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可采用角度基台来改善基台方向。
-
螺丝:
- 螺丝用于固定连接种植体和基台,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
修复体:
- 修复体是种植牙的可见部分,包括牙冠,用于重塑完善的咬合功能和美观外观。
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牙种植体的基本结构,通过手术方法植入缺牙区颌骨内,以支持和固定上部的牙修复体,从而恢复缺失牙齿的功能和美观。
在上述结构中,种植体是核心部分,相当于天然牙的牙根,提供稳固的支持;基台起到连接和过渡的作用;而修复体则是种植牙的可见部分,恢复咀嚼、美观和发音的功能。这些部分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了人类第三副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