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居民健康的重要工作,但当前仍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以下从现状、主要问题、治理难点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扬尘治理现状
扬尘污染是城市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在建筑施工、道路施工、拆迁及运输过程中较为突出。研究表明,城市扬尘对PM2.5浓度的贡献率为15%-25%,部分地区空气颗粒物污染仍具有明显的扬尘特征。
近年来,各地在扬尘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推行“六个百分百”要求(即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等),并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宣城市2024年督促整改扬尘问题1400余个,并移交查处9个扬尘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
二、扬尘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场管控措施不到位
部分施工项目未及时开启雾炮、喷淋等防尘设备,裸土未覆盖,车辆进出未冲洗,道路保洁不及时,导致扬尘污染反复出现。企业环保意识薄弱
建设、施工、运输等单位对扬尘治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投入有限,未能积极落实防尘降尘措施。执法力度不足
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行力度较弱,违法成本较低,执法手段有限,难以形成震慑力。部门联动不足
各部门之间缺乏联动机制,未能形成合力,导致治理效果不佳。监管力量不足
扬尘监测点多面广,监管人员数量有限,管理效率低,难以实现实时精准监管。
三、扬尘治理的难点
扬尘来源复杂多样
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拆迁、绿化等环节均可能产生扬尘,治理任务艰巨。控尘手段治标难治本
当前采取的防尘网覆盖、洒水保湿等措施多为临时性、应急性,缺乏长效性。监管难度大
施工场地量多面广,扬尘间歇排放,难以做到全面实时监管,导致污染易反复。公众参与度低
公众对扬尘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配合积极性。
四、解决方案与典型案例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扬尘排放标准和专项治理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增强法律执行力。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推行“六个百分百”要求,配备扬尘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提升智慧监管水平
引入扬尘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实现实时监控、超标预警和远程控制,提升监管效能。推广绿色施工技术
采用防尘网覆盖、雾炮喷淋、车辆智能冲洗等新技术,从源头降低扬尘污染。加强部门联动与公众参与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同时通过宣传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形成治理合力。
五、总结
扬尘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协作。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等综合措施,可有效减少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典型案例如宣城市的专项整治行动和鹤壁市的“智慧工地”管理模式,为扬尘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