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民医院被称为“留医部”,源于粤港澳地区居民习惯将住院称为“留医”,而深圳市人民医院作为当时深圳唯一拥有住院部的医疗机构,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深圳市人民医院背景
- 历史沿革:深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6年,前身为宝安县卫生院,解放后更名为宝安县人民医院,1979年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
- 地位与规模:是深圳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综合救治能力最强的市属医院,现已形成“一院五区六址”的发展格局。
“留医部”名称由来
- 语言习惯:粤港澳地区居民习惯将住院称为“留医”。
- 历史原因:在上世纪80年代,深圳市人民医院是当时深圳唯一拥有住院部的医疗机构。
- 名称沿用:因此,市民习惯性地称深圳市人民医院为“留医部”,并沿用至今。
“留医部”的意义
- 地理名词:“留医部”不仅是深圳市人民医院的别称,也是一个地理名词。
- 情感记忆:对深圳人来说,“留医部”承载着深厚的记忆和情感,成为描述城市的一种标签。
深圳市人民医院“留医部”由来及基本信息
项目 | 详细信息 |
---|---|
名称由来 | “留医部”源于粤语,住院叫“留医”,住院部叫“留医部”。建院初期作为深圳唯一有住院部的医院,被习称为“留医部”。 |
医院名称 | 深圳市人民医院(院本部也称留医部) |
建院时间 | 1946年 |
医院规模 | 占地面积167708平方米,建筑面积353041平方米,开放床位3016张 |
年门诊量 | 2023年门急诊总量365.7万人次 |
年出院量 | 2023年出院病人14.3万人次 |
年手术量 | 2023年手术量10.8万台次 |
发展格局 | “一院五区六址”:院本部(留医部)、龙华分院、坂田院区等 |
隶属关系 |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深圳市人民医院发展及特色
项目 | 详细信息 |
---|---|
历史背景 | 前身为宝安县卫生院,1979年伴随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更名为深圳市人民医院 |
入选计划 | 2018年6月入选首批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建设单位 |
抗疫贡献 | 在疫情期间以“深圳速度”出台防控举措,创新抗疫模式 |
学术贡献 | 手显微外科团队论文入选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数据库 |
文化传承 | “留医部”成为深圳市人民医院的文化传承和积淀,象征市民信任 |
特殊病区 | 1998年撤销对外病区(华侨港澳病区),为特区建设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