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缺陷修补的监理细则,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施工准备阶段
-
材料检查
确认修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需提供出厂合格证明、质量保证书等技术资料。
-
缺陷统计与报告
施工单位需对蜂窝、空洞、露筋等缺陷进行统计并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
修补方案审核
监理需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修补方案,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施工过程控制
-
基础处理
-
蜂窝、空洞需凿除后用一级配混凝土或预缩砂浆填补,旧混凝土表面需湿润、清洁。
-
露筋需除锈处理,修补后涂刷渗透型阻锈剂。
-
-
施工技术要求
-
混凝土粗集料粒径≤15mm,振捣及养护需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
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时避免振动,终凝前需保护并及时养护。
-
-
特殊区域处理
-
过流面缺陷需满足安全运行要求,修补后平整度需符合设计分区标准。
-
非受力钢筋露筋需采用环氧砂浆或环氧胶泥修补。
-
三、质量验收与签证
-
分阶段验收
-
修补前需报监理和设计确认,方案经四方联合审查后方可施工。
-
终凝前需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
-
质量标准
-
表面缺陷需达到设计要求,裂缝处理需符合规范(如I类裂缝不处理,II类需封闭,III类需灌浆)。
-
材料性能需满足设计强度和抗冻性要求。
-
-
签证管理
- 修补完成后需提交质量检查报告,合格后办理质量签证。
四、注意事项
-
少损伤原则 :处理缺陷时尽量减少对母体混凝土的损伤。
-
规范依据 :以《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等国家标准为依据。
-
安全防护 :修补区域需设置警示标识,避免人员误入。
以上细则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编制时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及设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