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已浇筑出现离析的混凝土,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一、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
及时搅拌
若离析现象不严重,可拆开外包装,将内袋投入罐车重新搅拌1-2分钟,使各组分重新均匀混合。但需注意搅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引入过多空气或水分过快蒸发。
-
调整配合比
-
若离析由水灰比过大引起,可增加水泥用量或减少用水量;
-
适当提高砂率,选择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含量≤10%),并优化骨料级配;
-
添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或引气剂,降低粗集料比例,改善黏聚性。
-
-
控制浇筑工艺
-
降低浇筑高度,避免快速浇筑导致的表面离析;
-
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控制在300-500mm,并振捣密实;
-
若使用泵送混凝土,需选用黏聚性较强的混凝土并控制泵送速度。
-
二、预防措施(长期解决方案)
-
优化配合比设计
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水灰比、砂率及骨料配比,确保混凝土流动性与黏聚性平衡。
-
严格材料控制
选用合格骨料,避免含泥量超标或含水量过高(≤10%)的砂子;
严格检测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
改进施工管理
规范振捣操作,避免过度振捣导致粗集料下沉;
加强运输环节防护,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三、特殊处理建议
-
使用抗离析剂 :针对严重离析的混凝土,可掺入高效抗离析剂(如聚丙烯酰胺),快速恢复均匀性;
-
修补离析缺陷 :若离析导致露筋、麻面等缺陷,需采用灌浆、抹面等专项修补措施。
注意事项
-
重新搅拌后需检测坍落度,必要时添加缓凝剂防止快速凝固;
-
大体积混凝土应设置临时养护措施,避免二次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