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确保计量器具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制度,以下是关于强制检定的详细解答:
1. 什么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
强制检定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特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的定期检定。这些计量器具直接关系到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因此必须接受强制检定,以确保其量值的准确传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的规定,强制检定的对象包括: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
- 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2. 强制检定的适用范围
强制检定适用于以下领域和用途:
- 贸易结算:如用于商品称重的电子秤、天平等;
- 安全防护:如用于车辆超限检测的动态汽车衡;
- 医疗卫生:如体温计、血压计等;
- 环境监测:如水质监测仪、测氰仪等。
这些计量器具必须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例如,最新的目录中包含了60类117种计量器具,如体温计、非自动衡器、轨道衡等。
3. 强制检定的法律依据
强制检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于上述四个领域的计量器具必须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 第十条要求计量检定必须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这些规程由国家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第十二条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并制定检定管理办法,确保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也能定期检定。
4. 强制检定的执行方式
强制检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具体流程包括:
- 周期性检定:根据检定规程,定期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 首次检定:新购置或首次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进行检定;
- 型式批准:部分计量器具需通过型式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5.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的区别
- 强制检定: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 非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自行决定是否送检,但需要制定检定计划和周期,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6. 总结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是确保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执行强制检定制度,可以保障贸易结算的公平性、安全防护的有效性、医疗卫生的精准性以及环境监测的可靠性。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强制检定目录或相关法规,可以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或相关法律法规。
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