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是威胁健康的"沉默杀手",但通过早期预防、科学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可有效控制。关键点在于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尿检、避免滥用药物,晚期患者需规范透析或移植。
【3大预防核心】
- 基础病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肾衰主因,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以内
- 定期筛查:每年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泡沫尿/夜尿增多需立即就医
- 药物警戒:非甾体抗炎药连续服用不超过3天,中药需避开马兜铃酸成分
【4类治疗手段】
• 药物治疗:ACEI类降压药可降低尿蛋白,SGLT-2抑制剂兼具护肾作用
• 透析选择:肌酐超707μmol/L需透析,腹膜透析更保护残余肾功能
• 移植时机:终末期肾病患者建议在透析前完成配型评估
• 中医辅助:大黄制剂调节肠道排毒,但需监测电解质
【5项生活守则】
- 饮食:每日盐摄入≤5g,优质蛋白选鸡蛋/鱼肉
- 饮水: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ml,慢性肾病避免过量饮水
- 运动:选择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对抗项目
- 作息:保证23点前入睡,睡眠不足加速肾功能下降
- 保暖:腰部避免受凉,低温会导致肾血流量减少20%
肾脏养护需贯穿终生,从出现微量蛋白尿开始干预效果最佳。记住"三控一查"原则:控血压、控血糖、控饮食,定期查尿蛋白肌酐比。已确诊患者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