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大河煤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煤矿企业,经历了多次技术改造和升级,同时也面临着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的挑战。以下是关于大河煤矿的详细信息。
大河煤矿的历史背景
三线建设时期的贡献
- 三线建设背景:大河边煤矿是“三线”建设时期水城矿务局较早建立的中型矿井,1966年开始建设,1970年南井区建成投产,1971年北井区建成投产。
- 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用简陋的工具和坚韧的意志,硬是在荒凉的土地上建起了煤矿,为六盘水的煤炭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化改造
- 机械化作业:大河边煤矿经历了从手工开采到机械化作业的转变,目前正在进行智能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化洗煤厂:2023年10月,大河边煤矿新建的智能化洗煤厂建成投产,通过先进的选矿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矿产资源的精细化开采,减少了环境污染。
大河煤矿的生产情况
生产能力和产量
- 设计生产能力:大河边煤矿的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2016年实际生产原煤56.63万吨。
- 现代化设备:煤矿采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如综采面设备、智能化辅助系统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近期生产动态
- 安全生产督导:六盘水市委副书记杨引明在2024年11月督导调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风险意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 生产运行和隐患排查:煤矿生产运行、隐患排查、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等情况被仔细察看,确保生产安全。
大河煤矿的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 安全培训和教育:煤矿定期开展矿工安全技能和班前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矿工安全意识,筑牢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
隐患排查和整治
- 风险隐患排查:煤矿全面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紧盯煤矿瓦斯防治、顶板管理、机电安全等重点,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 环保措施:煤矿采取多种环保措施,如洒水降尘、防尘运输设备等,减少环境污染,确保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大河煤矿的环境影响
治理和修复
- 生态修复工程:大河镇煤矿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是贵州省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一部分,通过地质灾害综合整治、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改善了矿区环境。
- 环保措施:煤矿采取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等多种环保措施,确保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环境监测和管理
- 环境监测:煤矿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环保验收:煤矿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环保验收,确保各项环保措施符合国家标准。
贵州省六盘水市大河煤矿不仅在历史上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现代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煤矿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确保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未来,大河煤矿将继续在保障安全生产和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