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24年中考政策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旨在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的教育改革部署。以下是对这些改革的详细解读。
改革背景和意义
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提出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的要求。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积极响应,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本次中考改革实施细则。
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革的目标是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的教育改革部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招生录取改革,严格规范招生组织管理等。
改革的基本原则
五育并举
改革坚持五育并举,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双减”要求,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
公平公正
改革坚持公平公正,完善评价标准,规范评价程序,推行“阳光招生”,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分级管理
改革坚持分级管理,在自治区统筹管理下,以市为主实施,各旗县区协同推进,在报名、考试、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各负其责,有序衔接。
综合协调
改革坚持综合协调,统筹推进考试科目设置、组织实施、录取方式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协同推进课程、教学、考试、招生、师资等各环节配套改革。
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调整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所有国家课程科目和地方课程科目,考试方式包括纸笔考试、实验操作、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维度,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深化招生录取改革
改革实行“两依据”招生录取模式,即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
严格规范招生组织管理
改革严格规范招生行为,严禁私自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等行为。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安排
考试科目和时间
2024年中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历史)、理科综合(物理、化学)、少数民族语文、体育与健康等。考试时间为6月25日至6月28日。
考试方式和分值
考试方式包括纸笔考试、实验操作、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各科分值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文科综合10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4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体质测试40分,少数民族语文100分。
中考报名资格和条件
报名资格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报名参加呼和浩特市中考:具有本市户籍和学籍的初中毕业生;具有本市户籍但无学籍的初中毕业生;不具有本市户籍但具有学籍的随迁子女;户籍从外省迁入本市的学生。
报名条件
随迁子女需提供原籍户口簿、居住证、务工证明等材料。户籍从外省迁入本市的学生需在本市自购房且落户满半年,并在学籍所在学校实际就读满半年。
呼和浩特市2024年中考政策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推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的教育改革部署。改革内容包括调整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招生录取改革、严格规范招生组织管理等。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推动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效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