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一次电切病理报告是评估肿瘤性质、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核心依据,其核心亮点包括:明确肿瘤类型(如尿路上皮癌)、分级(低/高级别)、浸润深度(Ta/T1/T2期)及切缘状态(阳性/阴性),同时可能包含免疫组化结果(如Ki-67)以预测预后。
- 肿瘤类型与分级:病理报告首要区分肿瘤类型,90%为尿路上皮癌,少数为鳞癌或腺癌。分级采用WHO标准,低级别肿瘤细胞分化较好,恶性度低;高级别则异形性显著,易复发和进展。
- 浸润深度:决定肿瘤分期,Ta期局限于黏膜层,T1期侵及黏膜固有层,T2期及以上已累及肌层。浸润越深,预后越差,需更积极治疗。
- 切缘与残留风险:切缘阴性表示完整切除,阳性提示残留可能,需二次手术或辅助治疗(如卡介苗灌注)。
- 附加指标:血管/淋巴管侵犯提示转移风险,免疫组化(如Ki-67高表达)反映肿瘤增殖活性,辅助判断恶性程度。
提示:病理报告需由专业医生解读,结合临床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切勿自行推断。定期随访和规范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