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飞行检查(简称“飞检”)是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突击检查和全面覆盖的方式,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以下是关于此次飞检方案的背景、实施方式、检查重点及相关影响的详细解读:
一、飞检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
- 随着医保基金规模的扩大,基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也日益增多,如重复收费、串换药品、过度诊疗等。
- 为应对这些问题,国家医保局近年来逐步建立了飞行检查机制,通过不预先告知的突击检查,提升监管效率。
目的:
- 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防止欺诈骗保行为。
- 督促定点医药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飞检的实施方式
“四不两直”方式:
-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接奔向基层、深入现场。
-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被检查单位的临时准备,确保检查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检查范围:
- 时间范围:覆盖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
- 主体范围: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
- 地域范围: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省、市、自治区需根据本地化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
检查形式:
- 由医保、财政、卫生健康、中医药等多部门联合组织,采取“穿透式”“深入式”的检查方式。
- 检查组内分为政策、医疗、财务、信息等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协作紧密。
三、检查的重点领域与问题清单
重点领域:
- 飞检范围从原有的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
- 零售药店也成为检查重点,包括交易碎片化、处方管理漏洞、价格与品类管理复杂等问题。
典型问题:
- 高频违规行为:
- 重复收费(占比36%)。
- 串换药品(占比17%)。
- 过度诊疗(占比14%)。
- 其他问题:
- 虚构诊疗项目或捆绑收费。
- 医疗机构与药店勾结形成灰色链条。
- 药品流向监管不力。
- 高频违规行为:
四、飞检的监管手段与技术创新
监管手段:
- 针对零售药店监管难点,推广智能药柜、信息举报制度等措施。
- 强化电子处方流转管理,确保处方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技术创新:
- 应用大数据追溯码、智能审查与风险预警等技术。
- 实时追踪药品流向,精准识别违规行为。
五、对医药机构的潜在影响
合规要求提高:
- 医疗机构需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诊疗行为、收费规范、病历管理等环节符合规定。
- 零售药店需接入医保实时监管系统,避免数据篡改和违规操作。
违规处罚力度加大:
- 对自查自纠不认真、敷衍塞责的机构,一经查实将公开曝光并从重处理。
- 对涉及违规的医务人员,实施“驾照式”计分管理,限制其医保支付资格。
六、总结与展望
此次飞检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以全面覆盖和精准打击为目标,进一步扩大了监管范围,提升了监管效率。这不仅有助于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也对医药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合规要求。未来,随着监管手段的不断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深入应用,医保基金的使用将更加规范,参保人员的权益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参考以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