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4年课后延时收费政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支出管理以及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分析。
课后服务收费政策
收费标准
- 农村初中:每课时0.95元/人次,每天2课时,学期末按实际参加课时清算。
- 农村小学:每课时1.25元/人次,每天2课时,学期末按实际参加课时清算。
- 城市学校:每课时0.91元/人次,每天2课时,学期末按实际参加课时清算。
- 乡镇学校:每课时0.78元/人次,每天2课时,学期末按实际参加课时清算。
收费方式
每学期初按课后服务计划预收课后服务经费,学期末据实结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财政全额保障范围。
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
服务内容
- 作业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业,提供个性化答疑。
- 兴趣小组:开设艺术、体育、科学等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集体活动:组织阅读交流、电影观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体育运动等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服务形式
- 校内课后服务:在正常上课日的中午及下午放学后开展,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
- 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课后服务支出管理
支出用途
- 教师补助:课后延时服务费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与教师的补助,每课时控制在30元至50元之间。
- 公用支出:适当用于课后服务期间产生的水电等公用支出和安保、保洁等工勤人员超工作量补助支出。
管理和监督
- 专款专用:课后延时服务费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接受社会监督。
- 透明度:学校需公开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服务时间、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确保透明。
家长和教师的反馈
家长反馈
- 经济负担:部分家长认为课后延时服务收费较高,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
- 服务质量:有家长反映课后服务内容与预期不符,存在变相收费、强制参加等问题。
教师反馈
- 工作负担:教师认为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但补助相对较低。
- 职业满意度:部分教师对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效果表示不满,认为未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甘肃省2024年课后延时收费政策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包括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和形式、支出管理等。尽管政策旨在解决家长接送难题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如收费较高、服务质量不一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确保课后延时服务的公益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