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可以增加报销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扩大医保目录报销范围 :
-
增加医保可报销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医用耗材的品种。
-
医保目录实行每年动态调整,将新药品、新技术、新耗材纳入医保目录范围。
-
过去医保目录内药品只有300种,而现在医保目录内药品平均每年增加100多种,2023年达到3088种。
- 提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 :
-
高血压、糖尿病轻症患者也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
2023年,居民医保门诊待遇支出达到了1870.72亿元。
- 提升异地就医便捷性 :
- 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流程,方便参保居民在异地就医时能够及时报销。
- 增加特殊疾病治疗费用报销 :
- 包括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癌症等特殊疾病的检查、治疗费用等。
- 生育保健费用报销 :
- 包括产前检查、分娩费用、新生儿医疗费用等。
- 普通门诊统筹 :
- 保障参保患者在门诊发生的“小病”,减轻门诊就医负担。
- 门诊慢特病报销制度 :
- 对于一些门诊治疗周期长、费用花费高的慢性疾病,如肾透析、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严重精神障碍、器官移植抗排异等,建立了门诊慢特病保障制度。
- 优化报销比例和起付线 :
-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普通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减轻患者负担。
这些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居民医保的待遇保障水平,减轻参保居民的医疗负担,确保更多民众能够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建议参保居民及时了解最新的医保政策,合理利用医保资源,减轻就医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