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报销和大病医保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存在密切联系。以下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关系
二次报销是大病医保的一种形式:大病医保是对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补充,旨在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二次报销则是大病医保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即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对个人自付的高额医疗费用再次进行报销。
都是医保体系的组成部分:二次报销和大病医保都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费用的保障,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区别
概念不同
二次报销:是指在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后,如城乡居民医保或职工医保,在享受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对于个人自付的高额医疗费用再次进行报销的制度。
大病医保:全称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针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制度,通过政府从医保基金划拨资金,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服务来实现。
报销条件不同
二次报销:通常需要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达到一定的金额,如超过上一年度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等,才能进行二次报销。
大病医保:主要是针对参保人员患大病后,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达到一定标准的费用进行报销。
报销范围不同
二次报销:一般是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进行报销,不包括医保目录外的自费项目。
大病医保:报销范围也是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的自付费用,但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具体报销范围会有所不同。
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不同
二次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各地政策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起付线会参考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等确定,报销比例也有一定的规定。
大病医保:国家对大病医保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有兜底要求,起付线原则上不高于当地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支付比例不低于60%,具体支付限额各省不一。
保障对象不同
二次报销:适用于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包括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参保人员。
大病医保:主要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也包括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