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医保支付并不意味着不能报销。以下是具体情况:
医保报销的基本条件
正常参保缴费:只有按时足额缴纳医保费用,且医保处于有效状态,才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参保人员需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这些机构与医保部门签订了服务协议,能够按照规定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进行医保结算。
符合医保目录范围:医疗费用需符合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用耗材目录范围。例如,一些进口药品、美容整形项目等可能不在医保目录内,因此不能报销。
达到起付线:医保报销有起付线标准,只有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部分才能按规定比例报销。起付线标准因地区、医疗机构级别等因素而异。
医保支付与报销的关系
医保支付方式:目前我国医保支付方式包括按项目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方式。在按项目付费中,医保基金根据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等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进行支付。
报销流程: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可直接使用医保卡或电子医保凭证进行结算。医疗机构会根据医保政策和患者的实际医疗费用,先由医保基金支付应承担的部分,剩余部分由患者个人支付。如果患者符合报销条件,个人支付的部分中符合医保目录范围的费用,会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报销,患者只需支付自己应承担的部分。
特殊情况
不予报销的情形:有些情况下医保基金不予支付,如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在境外就医的、体育健身、养生保健消费、健康体检等费用。
基金零报销激励:2025年起,参加居民医保的群众,如果当年没有使用过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疗费用的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可以在下一年度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
综上所述,使用医保支付并不影响报销,只要符合医保报销的条件和规定,参保人员依然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