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见致病源为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多发于20-40岁人群,可引发阴囊、精索等部位的炎症和纤维增生。
-
传播途径
蚊虫叮咬是主要传播方式。当蚊虫叮咬感染者或携带微丝蚴的动物(如猫、狗)后,病原体进入蚊体发育,再通过叮咬健康人群传播。 -
致病寄生虫
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是主要病原体。班氏丝虫多寄生在深部淋巴系统(如阴囊、精索),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病变;马来丝虫则偏好浅表淋巴系统,引发四肢淋巴水肿。 -
易感因素
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或长期暴露于蚊虫密集地区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男性发病率略高,可能与职业或环境暴露有关。 -
病理机制
丝虫成虫或虫尸聚集在淋巴管或静脉,引发局部炎症、纤维化,甚至阻塞淋巴回流,导致阴囊肿胀、精索炎或鞘膜积液等并发症。
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延误可能导致慢性病变。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