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初期需要做的检查如下:
血液检查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检查:通过测量血液中的 hCG 值来判断是否怀孕,且在孕早期 hCG 值应隔天翻倍,可动态观测数值以了解孕囊发育情况。孕酮含量会随孕周增加而增高,能协助诊断先兆流产、胚胎停育等情况。
- 血常规:测量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了解孕妇是否有贫血、感染等问题。
- 血型和 Rh 因子检测:测定孕妇血型和 Rh 因子,预防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等,了解孕妇是否感染相关传染病,以便及时进行孕期管理和治疗。
-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可及时发现甲亢或甲减等问题并进行治疗。
尿液检查
主要是尿常规检查,查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酮体等指标,初步评估肾功能以及是否有尿路感染等问题。
超声检查
- 确认宫内妊娠:通过 B 超检查子宫内是否有孕囊,以及孕囊的位置、大小、形状等,排除宫外孕的可能。
- 评估胚胎发育:观察胎儿心跳,判断胚胎是否存活并正常发育,还可根据孕囊大小或胎儿头臀长等指标计算预产期。
- NT 检查:在怀孕 11 - 13 周 + 6 天进行,通过 B 超测量胎儿颈项部皮下无回声透明层较厚的部位,用于在妊娠较早阶段诊断染色体疾病和发现多种原因造成的胎儿异常。
其他检查
- 体格检查: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有助于了解孕妇的身体状况。
- 妇科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查看是否有滴虫、霉菌等,必要时进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检查;还会检查宫颈情况,排除宫颈肿瘤等病变。
- 心电图检查:了解孕妇的心脏功能,评估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对于有特殊情况的孕妇,如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家族遗传病史、慢性疾病史等,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羊水穿刺、绒毛活检、基因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