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长期吃白果可能导致胎儿神经发育受损、孕妇中毒或流产,需严格控制摄入量并及时停止食用。
白果含银杏酸、氰苷等毒性成分,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尤其是孕早期胎儿对毒素敏感,易引发神经管畸形或发育迟缓。孕妇长期食用会加重肝肾代谢负担,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宫缩甚至流产。毒素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因此哺乳期也应避免。
从营养成分看,白果含蛋白质、维生素E和矿物质等,可补充能量,但含量远不及核桃、杏仁等更安全的坚果。维生素E理论上可减少氧化应激,但毒性风险远超其益处。部分孕妇误信白果可缓解早孕反应或改善便秘,但此类食疗效果未经科学验证,且生食或过量均可能中毒。
临床研究显示,孕妇每日摄入超5-7颗熟白果即可引发蓄积中毒,表现包括头晕、嗜睡及呼吸抑制。若连续食用超两周,需立即检测肝肾功能及胎儿发育状况。误食后应催吐并就医,长期食用者需进行血液毒素筛查。
建议改用其他天然食材替代,如煮熟的百合、燕麦或深色蔬菜,确保孕期饮食安全。若已长期食用,务必通过超声波及血液检查确认胎儿状态,未来避免一切含银杏成分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