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患者长期吃鲜白茅根可能加重脾胃虚寒、导致利尿过度,并干扰疾病恢复进程。
鲜白茅根性寒凉,长期过量食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脾胃虚寒者会出现腹泻、腹胀、乏力等不适症状;其利尿作用可能引发频繁排尿,进一步脱水或影响电解质平衡,对急性病恢复产生负面影响。急性病多属热证或实证,短期使用白茅根可清热利尿、凉血止血,但长期服用可能掩盖病情或阻碍正气恢复。其寒凉特性与部分需温补的急性病症(如寒性腹泻)存在冲突,可能加重病情。
现代研究发现白茅根含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保肝及调节免疫功能,但其性寒特性不可忽视。体质虚寒、胃寒、尿多及孕妇需严格禁用,长期服药者需监测肝肾功能。使用前应咨询医师,尤其在急性病治疗阶段,需结合病情避免自行长期用药,以防延误治疗或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