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边牧咬伤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避免包扎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边牧虽温顺,但咬伤仍可能引发狂犬病、细菌感染等风险,及时科学的处理能大幅降低健康威胁。
- 彻底冲洗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碱性)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以清除病毒和细菌。避免使用香皂或温水,肥皂水的强碱性更有效灭活病毒。
- 消毒与暴露处理:冲洗后涂擦碘伏或75%酒精,保持伤口裸露。狂犬病毒厌氧,包扎会加速病毒繁殖,仅大出血伤口需临时止血。
- 分级就医原则:
- 轻微破皮(Ⅱ级暴露):清洗消毒后接种狂犬疫苗(5针或“2-1-1”程序)。
- 深伤口或头面部咬伤(Ⅲ级暴露):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增强短期抗体保护。
- 疫苗时效性:首针疫苗需在24小时内完成,延迟接种仍有效,但越早越好。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咬伤可无需加强。
- 观察与后续护理:若伤口红肿、发热,可能需抗生素治疗;边牧若未接种疫苗或为流浪犬,需上报相关部门追踪健康状况。
提示:即使边牧已接种疫苗,咬伤后仍需按规范处理。日常应避免挑衅护食或受惊中的犬只,遛狗时佩戴牵绳可减少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