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儿童长期过量摄入味精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干扰神经系统,并导致锌等营养素流失,但适量食用符合安全标准。目前国际研究认为,在合理用量下味精对儿童无明确危害,但需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隐性摄入。
- 骨骼与身高发育受阻:过量味精会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干扰钙磷代谢,可能导致骨骼生长迟缓。动物实验显示,长期高剂量摄入会减少骨骼红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合成。
- 神经系统敏感反应:部分儿童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或肌肉痉挛,因过量谷氨酸钠可能穿透未发育完善的血脑屏障,影响神经递质平衡。
- 锌缺乏与智力发育:味精中的谷氨酸易与锌结合并排出体外,而锌对儿童认知和免疫力至关重要。长期缺锌可能影响学习能力和抗病力。
- 肥胖与代谢风险:味精含钠,高钠饮食易引发儿童肥胖,并增加未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概率。
- 视力健康隐患:研究提示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视力下降,甚至暂时性模糊,与牛磺酸流失有关。
提示:我国建议12岁以下儿童食品不添加味精,家长应优先选择天然食材,控制加工食品摄入。若需调味,每日用量不超过0.5克(约1/10茶匙),并避免高温烹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