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了轻微出血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关键步骤)。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或渗液,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消炎,通常建议在咬伤后48小时内开始用药。
-
紧急处理原则
狗咬伤后,即使伤口轻微出血,也存在感染风险。第一时间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降低病毒和细菌残留。消毒后保持伤口干燥,避免包扎不透气环境滋生细菌。 -
消炎药物使用时机
若伤口较深、位于关节/面部等特殊部位,或宠物未接种疫苗,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头孢类或青霉素类药物,需连续服用3-5天观察效果。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调整用药方案。 -
感染预警信号
伤口周围出现发热、跳痛、化脓,或伴随发烧、淋巴结肿大时,提示可能发生细菌感染(如巴斯德菌)。此时需就医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针对性更换抗生素。 -
后续护理要点
消炎期间避免抓挠、沾水,每天更换敷料。观察宠物10天内是否出现异常行为(如狂犬病症状),同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不可因伤口好转提前停药。
正确处理狗咬伤可降低90%以上的感染风险。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建议遵循"冲洗-消毒-监测"三步原则,切勿因伤口表浅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