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了即使没有明显伤口,仍存在细菌感染风险。狗的唾液中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杆菌等病原体,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或黏膜接触均可能成为感染通道。及时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评估是必要措施,医生可能建议接种疫苗或预防性抗生素。
狗的牙齿可能造成皮肤表层微小裂痕,为细菌提供侵入途径。例如狂犬病病毒可通过神经末梢传播,破伤风杆菌则偏好厌氧环境,即使轻微划伤也可能引发感染。家庭宠物若未定期接种疫苗,风险更高。
彻底清洁伤口是降低感染率的关键步骤。肥皂水的碱性可破坏病毒脂膜,流动水冲洗能减少唾液残留。若出现红肿、疼痛或发热等症状,提示可能已发生细菌感染,需立即就医。
预防性医疗干预需根据暴露等级决定。二级暴露(无出血但有牙印)通常需接种狂犬疫苗,若宠物接种史不明或存在异常行为,建议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疫苗若超5年未加强也应补种。
养宠家庭应定期为宠物接种核心疫苗,避免逗弄时的过激行为。若发生暴露事件,无论伤口大小均需专业评估,切勿因“家养犬”身份而忽视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