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咬出血后,应立即用流动的饮用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狂犬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避免使用热水,以免加速病毒扩散,冲洗后需尽快就医接种疫苗并消毒处理。
-
冲洗的必要性:流动的清水能有效冲走伤口表面的狂犬病毒和细菌,减少病毒进入血液的概率。若条件允许,优先使用肥皂水(弱碱性)与清水交替冲洗,清洁效果更佳。
-
水温选择:必须使用冷水或常温饮用水,热水会扩张血管,反而促进病毒和细菌深入组织。国际急救指南明确建议避免热水冲洗。
-
冲洗方法:用加压水流(如自来水龙头或挤压水瓶)持续冲洗,确保覆盖伤口深处。若出血严重,先压迫止血再冲洗,但不可延误就医。
-
后续处理: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以利于残留病毒排出。无论狗是否接种疫苗,均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
常见误区:仅用清水冲洗不足以保证安全,必须结合医疗处置;未出血的轻微抓伤同样需要彻底冲洗,因狂犬病毒可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
总结:及时、正确的伤口冲洗是应对狗咬伤的第一步,但绝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干预。无论伤口大小,务必就医评估并全程接种疫苗,以完全排除狂犬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