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抓咬后不打狂犬疫苗可能会因感染狂犬病而死亡,且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即使宠物狗接种过疫苗,仍存在病毒携带风险,因此暴露后必须立即清洗伤口并规范接种疫苗,这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
狂犬病的致命性源于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破坏,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发病后会出现恐水、恐风、狂躁等症状,病程极短且无特效治疗。以下关键点需特别注意:
-
家养犬并非绝对安全:即使宠物定期接种疫苗,抗体水平可能不足,或存在潜伏期病毒传播风险。抓咬后若未及时处理,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措施:轻微抓伤(Ⅱ级暴露)需接种疫苗;若伤口较深或黏膜接触唾液(Ⅲ级暴露),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
-
时间就是生命: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24小时内,延迟接种可能降低保护效果。全程接种需按程序完成(如5针法或“2-1-1”法),不可中断。
-
伤口处理不可忽视: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15分钟,配合碘伏消毒,可减少90%以上的病毒量。
-
特殊人群无豁免:孕妇、儿童、免疫缺陷者同样需接种,疫苗安全性已获验证,远高于发病风险。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任何侥幸心理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若被家犬抓咬,无论伤口大小,请第一时间规范处置,并咨询专业医疗机构。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流浪动物,是降低风险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