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抓咬后确实可能被细菌感染,主要风险包括伤口感染、狂犬病暴露和破伤风风险。即使宠物定期接种疫苗,其口腔和爪子仍携带多种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皮肤引发感染。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
-
常见致病菌
狗的口腔含有巴斯德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抓咬后易导致红肿、化脓或发热。若48小时内出现伤口灼痛、渗液或扩散性红肿,需警惕感染。 -
狂犬病暴露评估
即使家养犬接种疫苗,若其近期接触过其他动物或行为异常(如流涎、攻击性),需立即清洗伤口并就医,必要时接种狂犬疫苗。 -
破伤风风险
深部刺伤或锈物污染的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需在24小时内补打加强针。 -
紧急处理步骤
- 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
- 压迫止血后覆盖无菌敷料
- 避免包扎过紧,观察72小时炎症反应
-
高危人群特别提示
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者或儿童被咬后,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尽早就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可降低90%以上的感染概率。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伤口恶化,需立即进行医疗干预。日常与宠物互动后建议洗手,定期为犬只修剪指甲以减少划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