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需要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但及时规范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若小狗接种过狂犬疫苗且健康状态明确,可咨询医生后酌情减少处置步骤。
-
狂犬病疫苗
无论伤口大小,只要皮肤破损出血或黏膜接触小狗唾液,必须全程接种5针(第0、3、7、14、28天)。首次接种应在24小时内完成,延误会增加发病风险。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中和可能入侵的狂犬病毒。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适用于三级暴露(贯穿伤、大面积伤口或头面部咬伤),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这种被动免疫制剂能快速中和病毒,为疫苗生效争取时间,尤其对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至关重要。 -
破伤风疫苗
若受伤者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需追加一针。深部伤口或污染严重的咬伤可能需同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免疫球蛋白(TIG)。 -
伤口处理优先级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即使已接种疫苗,未彻底清创仍可能导致细菌感染或影响疫苗效果。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无特效治疗手段。即使咬人的小狗事后看起来健康,也切勿存侥幸心理。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建议检测抗体水平确认免疫效果。日常与宠物接触后,及时检查皮肤有无隐蔽性抓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