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出现肿胀,第一时间应彻底冲洗伤口、消毒处理并立即就医,避免感染和狂犬病风险。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冲洗伤口: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病毒和细菌。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
- 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减少感染风险。注意避免包扎伤口,因狂犬病毒厌氧,包扎可能加速病毒繁殖。
- 尽快就医: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到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共5针,分别于第0、3、7、14、28天注射)。若为高危暴露(如出血或黏膜污染),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观察与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沾水;接种期间如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饮食上忌辛辣、酒精和刺激性饮料。
- 特殊情况处理:若未破皮仅肿包,可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并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但需咨询医生。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轻微咬伤也需全程接种疫苗。日常应避免接触陌生犬只,确保宠物定期接种疫苗,教育儿童与动物互动时的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