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破皮后若出现伤口红肿、发热或动物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伤口异常反应:咬破皮后若伤口持续疼痛、红肿或渗液,可能已感染病毒或细菌,需清创并接种疫苗。酒精擦拭破皮处有刺痛感即属皮肤破损,符合Ⅱ级暴露标准。
- 动物健康状况不明:若咬人的小狗未接种疫苗、行为异常(如狂躁、流涎)或10日内死亡,必须全程接种5针疫苗(0、3、7、14、28天)。
- 全身症状预警:暴露后出现头痛、发热、恐水或肌肉酸痛,可能是狂犬病早期症状,需立即就医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高风险部位暴露:头面部、颈部或手指被咬破皮,病毒更易侵入神经,需加倍剂量接种并联合免疫球蛋白。
提示:破皮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伤口。即使小狗接种过疫苗,仍可能存在潜伏期病毒,切勿侥幸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