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出血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关键措施: 彻底冲洗伤口(肥皂水+流动清水持续15分钟)、消毒处理(酒精/碘酒擦拭)、止血包扎(干净纱布压迫),并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位于头面部或咬伤严重,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特殊人群(孕妇、儿童等)更需严格遵循医嘱。
-
彻底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病毒和污染物。冲洗时挤压伤口周围,帮助排出污染血液。此步骤可降低90%以上的狂犬病感染风险。
-
消毒与止血:冲洗后立即用70%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若出血较多,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但避免包扎过紧(开放伤口更利于病毒排出)。
-
紧急就医评估:即使伤口轻微也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全程需按0、3、7、14、28天程序完成。深伤口或头面部咬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同时评估破伤风风险。
-
特殊注意事项:孕妇接种疫苗对胎儿无影响,儿童需家长全程监护;免疫缺陷者需加强监测。避免用嘴吸伤口、涂抹偏方或延误治疗。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任何暴露后处理都应以分钟计。即使狗狗已接种疫苗,仍建议完成暴露后预防程序,同时保留咬伤犬只信息供疾控部门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