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可通过“24小时内接种疫苗+10天观察犬只”双重保障确认安全,关键点在于及时处理伤口、判断暴露等级及关注潜伏期风险。
-
立即处理伤口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降低病毒入侵风险。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就医清创。 -
判断暴露等级
- 未破皮(一级暴露):酒精擦拭无痛感,仅需清洁,无需疫苗。
- 破皮无出血(二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观察犬只10天内是否发病。
- 出血或黏膜接触(三级暴露):立即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并严格监测犬只状况。
-
观察犬只行为
若咬人土狗10天内无异常(如狂躁、流涎、畏光等),可认为咬人时未携带病毒;若犬只死亡或失踪,需全程接种疫苗并警惕潜伏期。 -
关注潜伏期与症状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极少数长达数年。若被咬后出现发热、恐水、痉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但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病毒。
安全的核心是“先疫苗后观察”,切勿因犬只外观健康而侥幸,暴露后24小时是黄金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