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后皮肤发红但未破皮,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观察红肿变化,24小时内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 即使未出血,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不可心存侥幸。
- 彻底清洗: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发红部位至少15分钟,降低病毒残留。若条件有限,可用瓶装水持续冲洗并配合肥皂揉搓。
- 严格消毒:冲洗后立即用碘伏或75%酒精涂抹发红区域,避免病毒扩散。注意酒精可能引起刺痛,儿童可用稀释碘伏替代。
- 暴露分级判断:根据WHO标准,无出血的皮肤接触属于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若存在牙印凹痕或黏膜接触(如舔舐眼睛),则升级为Ⅲ级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就医优先级:若土狗为流浪犬或行为异常(如流涎、攻击性强),必须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家养犬若疫苗齐全且10日内无异常,可暂缓但需持续观察。
- 伤口护理禁忌:避免包扎、热敷或涂抹草药,保持干燥透气。48小时内禁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以防免疫反应减弱。
狂犬病潜伏期长达数月且致死率近100%,切勿因伤口表浅延误救治。同时记录咬伤时间、土狗特征及冲洗消毒细节,便于医生快速决策。日常远离未免疫犬只,接触动物后务必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