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即使没有破皮出血,必须立即用流动自来水冲洗伤口表面至少15分钟,这是预防狂犬病毒传播的核心措施。肥皂水交替冲洗可提升清洁效果,冲洗完成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密切观察72小时内的异常症状。
-
冲洗的必要性与方法
皮肤表面可能残留狂犬病毒分泌物,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仍存在感染风险。流动水冲洗可物理冲刷病毒,降低病毒载量。建议采用“15分钟持续冲洗+肥皂水揉搓”交替模式,总时长不少于20分钟。重点揉搓咬痕周围5cm区域,避免用力挤压伤口。 -
消毒与后续护理规范
冲洗后立即用碘伏或75%酒精棉片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覆盖面积需超过咬痕边缘2cm。若咬伤部位出现红肿、麻木或灼热感,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建议选择暴露后免疫程序(5针法或4针法),破伤风疫苗可视皮肤破损程度补充接种。 -
症状观察与就医节点
72小时内需监测体温、伤口局部反应及神经系统异常(如恐水、畏光)。若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需紧急就医:①冲洗后24小时伤口肿胀扩散;②体温持续高于37.5℃;③吞咽或呼吸肌不自主痉挛。未破皮案例仍建议通过专业医疗机构进行狂犬病毒中和抗体检测。
此类型咬伤虽表皮完整,但土狗携带病原体的风险高于宠物犬。建议完成冲洗消毒后,通过“十日观察法”同步确认犬只健康状态,同时保留犬只特征信息供疾控部门溯源。任何迟疑都可能大幅提高狂犬病发病概率,该病一旦出现症状致死率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