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可能引发感染、增加狂犬病风险,甚至导致心理创伤,需立即清洁伤口并就医处理。以下是具体危害及应对措施:
-
感染风险
狗咬伤易被细菌污染,肿胀可能是感染的早期表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局部红肿、发热或化脓,需用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狂犬病威胁
土狗可能携带狂犬病毒,通过唾液传播。肿胀伤口若未规范处理,病毒可能侵入神经系统,致死率极高。暴露后需尽快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不可拖延。 -
组织损伤与并发症
严重咬伤可能导致深层肌肉或血管损伤,肿胀伴随疼痛、淤血甚至功能障碍。需通过医疗检查评估伤情,必要时缝合或手术修复。 -
心理影响
尤其对儿童或敏感人群,狗咬事件可能引发恐惧、焦虑等长期心理阴影,需关注情绪状态并适时寻求心理支持。
提示:无论伤口大小,被咬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15分钟以上,并24小时内就医。避免挤压或包扎过紧,记录狗的特征以便追踪防疫。